湘江戰役三大阻擊戰的突出貢獻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
時間:2021-11-03
85年前,中央紅軍開啟了氣壯山河的長征之路。途經桂北湘江地域時,關乎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紅軍長征以來最壯烈的一戰——湘江戰役打響了。一場場赴湯蹈火的阻擊,一次次九死不悔的堅守,為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重重封鎖打下基石。數以萬計的紅軍將士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這場戰役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每一次犧牲都是不朽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仰望。將士們以堅定的信念、鋼鐵般的紀律和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深刻詮釋了什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悲壯的歷史,既是為了緬懷先烈,知道來時的路,更是為了傳承未來,堅定新長征路上的正確方向。 本報理論版開設“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長征精神——紀念湘江戰役85周年”專欄,刊發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組織編撰的系列文章。讓我們一起在學史用史中,牢記信仰的力量。 在紅軍長征這部威武雄壯的英雄史詩中,中央紅軍途經廣西時發生的湘江戰役,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歷史上血與火、生與死、存與亡的一場重大戰役,是對政治信仰、軍事戰略和思想意志、生命能量極限的一次重大考驗。如今,湘江戰役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所迸發出激蕩人心的強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時空,深植時代,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奮進史中歷久彌新。 1934年10月,由于黨內“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被迫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1月25日,悉知蔣介石布防重兵,要將中央紅軍剿滅在湘江以東地域的意圖后,中革軍委當天即向全軍緊急下達了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搶渡湘江的作戰部署。面對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從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在灌陽縣新圩、全州縣腳山鋪和興安縣光華鋪三地展開阻擊戰,紅五軍團擔任全軍的后衛,在湘桂交界一線邊行軍邊阻敵,最終突破了湘江天塹,粉碎了敵人的圖謀,勝利實現了我軍戰略目標。歷經此役,中央紅軍損失慘重,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中央紅軍渡過湘江后,進入資源縣,翻越長征以來第一座險峻高山——老山界,于12月13日從龍勝離開廣西。紅軍長征經過廣西19天,無數革命先烈血染桂北大地。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湘江戰役的光榮歷史永載中國革命史冊。 (一)突破軍事重圍,獲得革命新生。湘江戰役是中國革命的涅槃新生之戰。國民黨軍依仗其數量和裝備上的優勢,連續五天五夜瘋狂進攻,將紅軍逼近絕境。1934年12月1日凌晨1時半,中革軍委向全軍發出緊急作戰命令。僅僅兩個小時之后,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又聯名向作戰部隊下達指令:“一日戰斗……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勝負關全局,人人要奮起作戰的最高勇氣,不顧一切犧牲”。從這兩個命令的緊密程度和表述可見,犧牲已到最后關頭,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紅軍每走一步,幾乎都要付出血的代價。首長身先士卒,戰士前赴后繼。在新圩阻擊戰中,自師參謀長以下,團、營、連干部幾乎全部傷亡;在光華鋪阻擊戰場,一天之內團長和繼任團長先后犧牲。尤其是兩支后衛部隊——紅三軍團六師十八團和紅五軍團三十四師成建制減員,幾乎全軍覆沒。但是,無論戰局如何激烈險惡,紅軍將士始終表現出視死如歸的英勇氣概。他們吹響了奮勇向前的沖鋒號角,他們勇于勝利、勇于突破、勇于犧牲,最終突破了國民黨軍精心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在血與火中殺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革命道路,為繼續長征保留了一支能征善戰、立場堅定的骨干力量,為中國革命留下了星火燎原的寶貴火種。 (二)突破思想禁錮,奠定轉折基礎。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戰斗空前激烈、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血的事實充分暴露了“左”傾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嚴重惡果,警醒了不少黨內高級指揮者。時任紅五軍團參謀長的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中說:“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睆睦仙浇缫恢钡嚼杵?,中央領導同志一路開會爭論軍事指揮上的許多重大問題,逐漸統一了思想,為中央紅軍后續長征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和軍事上提供了正確路線指向。而廣大紅軍干部也逐漸覺悟到,湘江戰役的巨大犧牲,是排斥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結果。正是因為湘江戰役,紅軍廣大指戰員不僅鍛造了不潰不餒、勇往直前的精神特質,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發生了覺醒、覺悟的重大轉變;宣告了“左”傾軍事路線的失敗,黨內“左”傾錯誤路線近于結束,為遵義會議的召開、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奠定了思想路線基礎。這場慘烈的戰役成為歷史新的起點,為中國革命開啟了走向更大勝利的大門。 (一)忠誠是新時代推進偉大事業的內核動力。湘江戰役是中華民族在推進偉大事業歷程中艱辛探索的縮影。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強調:過去,我們照搬過本本,也模仿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這段話非常契合湘江戰役的歷程。湘江戰役中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從封鎖中突圍、在絕境中重生,根源就在于他們始終對黨無限忠誠。紅三十四師不惜血戰到底,師長陳樹湘斷腸明志就是對黨絕對忠誠的實例之一。心中有忠誠,腳下有力量。沒有對黨的高度忠誠作為有力支撐,面對裝備和人數遠勝于己的敵人,要突破鐵壁合圍的封鎖線是不可想象的。當前,我們歷經千難萬險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都迫切需要我們像紅軍將士一樣,用永恒的初心、無限的忠誠、堅定的信念激勵自己,照亮前行的道路。 (二)堅持是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的強大武器。新時代新征程中,依舊要為應對新問題、新挑戰而進行偉大斗爭。不畏強敵,堅持斗爭,奪取勝利,是紅軍將士用鮮血澆灌出來的寶貴經驗。湘江戰役是一場典型的敵眾我寡型阻擊戰,國民黨軍來勢洶洶,而“左”傾錯誤的軍事路線又造成了紅軍的全盤被動,使得中央紅軍的處境雪上加霜。險境相逢勇者勝。紅軍將士一直堅持、堅持、再堅持,浴血奮戰,最終絕處逢生,用鮮血證明了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敢打硬仗、善拼惡戰的軍隊。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仍然有許多超乎尋常、世所罕見的風險和挑戰,到處都有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打贏反腐倡廉、掃黑除惡、脫貧攻堅等戰役任務艱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要求我們必須時刻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對新時代的要求,我們應時刻發揚湘江戰役堅持不懈的斗爭精神,保持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的昂揚狀態,把偉大斗爭貫穿于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征程中。如此,我們才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三)團結是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的勝利保障。團結一致、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湘江戰役開戰之前,黨內一些高級干部和指戰員就對博古、李德的錯誤決策提出不同意見,但并沒有因此而各自為戰,而是和衷共濟、從令如流。特別是在各大阻擊戰場上,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后,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一線危急關頭,仍然在“誓死保衛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這種鐵一般的組織紀律性,是人民軍隊能夠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黨在革命性鍛造中走向成熟的突出優勢。在湘江戰役中是如此,在和平時期也是如此,在建設偉大工程的新時代更是如此。我們必須時刻發揚湘江戰役紅軍將士團結一致、顧全大局的優良品格,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這樣,中國共產黨才能永葆強大的向心力、生命力和戰斗力,才能面對一切艱難困苦而戰無不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苯裉?,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銘記和珍視湘江戰役紅軍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偉大精神,以堅定的信心、昂揚的斗志奮力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執筆:張麗紅)
摘自《廣西日報》2019年9月3日07版
渣男和渣女抹胸渣男和渣女亲吻,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一个人免费播放视频在线观看,男生割包茎会变大吗